假日中午想吃點不一樣的
老公提議茶餐廳,聽起來很不錯
於是我們就來到這家老公自己來過很多次,而且十分稱讚的茗香園
菜單封面上的三眼蛋和滑蛋系列,都是店內招牌人氣
但我們家除了我,另外兩位都只吃全熟的蛋
所以這類半熟不熟蛋的餐點就無緣享用啦~~
假日中午想吃點不一樣的
老公提議茶餐廳,聽起來很不錯
於是我們就來到這家老公自己來過很多次,而且十分稱讚的茗香園
菜單封面上的三眼蛋和滑蛋系列,都是店內招牌人氣
但我們家除了我,另外兩位都只吃全熟的蛋
所以這類半熟不熟蛋的餐點就無緣享用啦~~
來自高雄的牛老大在八德路上開了很多年
雖然離公司很近,但一直沒去過
終於在沒創意的週三外食日,有創意的去嚐鮮了
店內裝潢跟我想像的差很多,一心以為會是像熱炒店的風格
結果竟然是低調簡約的黑風尚
冰雪奇緣2在這周上映
跟女兒同學馬麻早約好要衝首週一起看
二個家庭出動最重要的就是停車要方便
林口三井的威秀是我們一致的選擇
看完電影免不了一起吃晚餐,假日要在三井用餐是自找麻煩
所以轉移陣地到林口環球的22:02火鍋。樂活
若說起台北市美味的SCONE司康店,第一時間會想起的是smith&hsu
曾經smith&hsu也是頗有名氣及特色的店家
販賣各式茶飲,還將每款茶葉都裝成小瓶上桌供客人品香後再選擇
但終究經不起大環境的變化,上網搜尋分店只剩兩家
同時意外發現原來現在比較火紅的scone店家是悄悄好食
松菸文創園區週邊乍看好像很多美食餐廳
實際上在這一帶出沒的我覺得這裏根本就是美食沙漠
餐廳開開關關,大多都生存不下去
每每有店面在裝修時就很期待,但常常還沒去光顧就歇業了
最近新開了一家連鎖品牌火鍋店
菜單就放在門口,看起來蠻吸引人
微風廣場的G樓有一區規劃為餐廳
除了大戶屋在這歷久不衰之外,周邊的餐廳都換過好幾輪
這次新登場的是台菜餐廳,店名【真心台菜】
雖然賣的是台菜,但裝潢可是一點也不台
以灰黑色調為主軸,餐廳顯得高雅低調
又到了每周三固定的外食日
今天老公心血來潮,下班後趕去學校接女兒
想給他一個驚喜 (小孩對自接有莫名的喜悅)
三個人的晚餐由女兒作主決定
她:我要吃林東芳 (她心中全世界第一好吃的牛肉麵)
原本在八德路上就是家又舊又窄的麵攤
初次來到微風南山,美食街有好多想吃的東西
看得眼花撩亂,最後我們選擇了石頭火鍋
吃飽正要離開時發現排隊人氣店:金葉名氣餅
竟然不用排隊,所以趕緊過去買兩個
名氣餅就是炸肉餅,取日文音相近於「名氣」二字
算是日本的國民美食,就像是漢堡排一樣
微風南山開幕好一陣子,一直沒去
聽說有引進很多特別的餐飲品牌
今天下午人在台北市,於是打算去逛逛
停好車還沒往樓上去逛,就在美食街卡關了
真的有好多好吃的喔~~
最後我們選了石頭火鍋
南京三民一帶多為辦公大樓,主要為上班族出沒
捷運開通後節省了通勤的時間,也讓想品嚐南京三民美食的人更方便
今天來到一家藏身在台北東旅飯店內的多元風格店家
店家應該算是集南京三民早午餐、南京三民咖啡廳、南京三民下午茶,多種類型於一身
只看店外會以為是咖啡或早餐外帶店
回家的路上為了躲避塞車,有時會選擇疏洪道
疏洪道分內外又上上下下的,熟的人很方便可以避開車潮
不熟的人真的只有迷路的份,我們曾經迷失了幾次
最後總算在錯誤中歸納整合出回家的路
今天又為了閃車潮走這,意外發現一棟橘灰相間的建築物
附近就這麼一棟佇立在路邊,叫人不注意也難
捷運國父紀念館站美食餐廳不勝枚舉,堪稱大安區美食的第一戰線
競爭激烈的第一戰線,店家更換的頻率也超級快
今天要來拜訪的是禁得起考驗
營業已邁入第四個年頭來自東京的日式漢堡排餐廳
店家的漢堡排講求手工現作,一直以來擁有高人氣
可以說是東區漢堡排的扛壩子
在市民大道上有間從台中紅到台北的冰店
獨棟建築灰色外牆,只看到一隻黑色怪物,讓人不注意也難
一家冰店在台北能存活這麼長一段時間很不容易
最近的天氣熱到受不了,就來拜訪這個陸上冰怪吧~
門口的簾子很日本風,不說會以為是日本料理店
在我的台北美食口袋名單中有一間養生料理店
列在名單上很久但一直沒機會去
一開始會知道是因爲聽說是張忠謀最愛的雞湯店
也有很多人大推店家可做為月子餐的養生湯品
但因店家位在善導寺美食區,個人實在很少在這出沒
就這樣一年拖過一年,店家都在中和開了分店,甚至還受到米其林必比登的推薦了
立志吃遍大江南北的牛肉麵,今天為了拜訪新莊牛肉麵店家
來到在下新莊美食圈很有資歷的阿忠牛肉麵
除了牛肉麵外,今天也打算嚐嚐店家的手工水餃